执政之要首先在于人才。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干部年轻化提速。那什么样的人才是当代最需要的年轻干部?“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农村是一个大舞台,基层是一个大课堂,农民是一名好老师”;“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担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以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并反复强调了基层锻炼的重要性。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当代年轻干部要想脱颖而出,成为新时代的顶梁柱,就必须认清当代什么样的干部是被器重的。新时期中央加强和改进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动向和一些地方的新举措,为年轻干部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懂国情的实干派成为当代年轻干部奋斗的目标。
客观上要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多给年轻干部压担子,多让年轻干部从事基础工作。当代的年轻干部均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有创新思维,有进取精神,但是他们缺乏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是迎难而上的勇气,是处理问题的经验。要让他们成为懂国情的实干派就从思想上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识,攻坚克难的勇气;从工作上给他们更多的压力,尽可能去发掘他们的潜力,发挥他们的才能,促使年轻干部成为工作上冲锋陷阵的生力军。
主观上要提高年轻干部的积极性,让其主动成为国家需要的实干派。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创造一个能发挥他们能力的平台,多给一些有实质性的工作机会。年轻干部本身骨子里就有旺盛的血性,好的工作平台能让他们看见展示自己的希望,实质性的工作能让他们尝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使得他们自觉的勇当懂国情的实干派。
在国内掀起一波勇当懂国情的实干派高潮,不但有助于干部的成长,也能推动国家的高效发展,可谓一举两得,利国利民。